中古董修复 万寿路甲15号院在北京道确是一个较为“嘴熟”的地方,不过,真正引起记者的还是这里的一些老楼,由于记者在这里采访过好几次,每次都能“邂逅”贵的老物件,所以每次都会有意外的收获。
今天,记者就跟随4月23日的北京晚报记者团队走进万寿路甲15号院进行探访。
这座小院是北京古玩城的所在地,在三、四层上还有一层玻璃,进入里面能看到琳琅满目的老物件,特别是陶瓷器在小院的深处随处可见。
记者发现,这里的物件相对古旧,并不像一些收藏者的藏品。
因此,多数是放置在玻璃罩内,人们在见到这些物件的同时,也能够对其时代做出判断,但也有物件摆放在明处,记者能看见物件的包浆。
就价格而言,美术陶瓷等物件的价格要高于一般的收藏品。
记者们在看瓷器的时候,一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这些都是十几、二十年前的老物件,男性为主,所以以小猎犬、猫咪等猫科为主,这些猫都是10几、二十年前的品种,不过牙口却相当的好,都还能用。
当记者问到猫咪可爱在哪些地方时,工作人员告诉记者:“从骨架方面,大部分是捕捉老鼠的,而且是野猫。
所以你看到的猫咪的眼睛都有神;从皮毛方面,尾巴均为卷尾巴,很好辨认,并且它的毛相对现在的品种要密实柔顺;从外形方面,有一些我们现在瓷器的元素。
”在这里能够了解收藏的历史 记者在万寿路甲15号院采访时,遇到一位看上去和记者年纪差不多的女士,她热情地向大家介绍藏在她家小院内的欧其堡瓷枕,从她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,她喜欢收藏欧其堡瓷枕,从60年代末一直收藏至今。
她告诉记者,深秋是瓷枕购买的旺季,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开始转凉,特别是对一些易受凉感冒的人群,欧其堡瓷枕相当于一个保健枕头。
在询问到是否有收藏时,这位收藏者介绍瓷瓶是购买的,大概有200多件,还有瓷器,但数量不大,在90年代到现在的瓷器上,可以看到当时瓷器名家的信息。
“当然在所有收藏品中,瓷枕在最前列。
”这位收藏者告诉记者,欧其堡瓷枕从清中期就一直存在,特别是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