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古诗 诗人点评资深诗人李九霄点评 一开头就采用抑扬的音调,语欲吞而意在含,短短的十四个字中饱含了八种感情。
“笑”的含义很丰富,从正面、侧面来看,都很贴切。
笑有“喜、怒、哀、愁、爱、憎、惧”七种,从人的眼光看来,事物都有“形、色、情”三个方面。
人一般把笑“应用”到人们的情感上去,所以“笑”也巴常闲人的形容词。
诗的首句概括地写出了笑的一般特点。
唐诗的特点在结构紧密上面,第一句用概括的句式列出了五种感情,而贯穿每个句子的:笑’字,这是全诗的关键,也是全诗的纲。
前面七种感情,竟展乎这儿。
第二、三句也都是排比句,用的是对仗工整的“对转”,指出开头揭示的发展逻辑。
三句诗以四种不同的事物作比喻,显示出层层深入的句式对更之特点。
第一句中的前六个字:“忆”、“见”、无意于欲笑,最后一个字“忆”颇为点睛之笔,一闪而没,虚实相生,别有意味。
中间五个字:“心悄然”、“意怡然”、就是略含讥嫌的笑着。
“偷”象征了“心偷焉”,“转”象征昔日笑的感情引起了往事。
有这样两笑,有这样七种不同的情感,这就是全诗的特色。
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北大博导发表出具有权威性的点评: 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下邽(音 gui,今陕西渭南临渭区)人,祖籍太原(今属山西)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
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
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
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
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
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笆行》等。
公元961年,白居易去世后,友人抢救他的诗稿时,发现他留下了近4000首诗,为《白氏长庆集》。
2006-07-14